略過產品資訊
1 of 1

界限書店

閒 // 趙曉彤

銷售額 售罄
定價 £15.00 GBP
定價 售價 £15.00 GBP
內含稅金。 結帳時計算運費
Ask a question

說明

內容簡介

閒暇更勝閒事,閒心更勝閒暇。

關於寫作:努力抑或天份更重要?

關於休息:只是為了走更遠的路?

關於社區:旅行目的地可以是熟悉的香港?

關於快樂:遺忘和銘記,哪一項更快樂?

無關答案,只有閒話;無關驚濤,只有尋常。

推開門,見月亮;閒下來,看見光。

作者介紹

趙曉彤,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愛中文,愛文學,愛寫作,愛貓。已出版訪問集《織》(2017 年)、小說集《步》(2018年)、散文集《翔》(2021年)、小說集《一》(2022年)、散文集《安》(2025年)及散文集《閒》(2025年)。

插畫師簡介

June Ho,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喜歡版畫的文學味。

目錄


序:推開門扉,看見月亮

關於動物


養倉鼠記
養雞記
養龜記
社區貓
白骨頂
照顧一尾魚
水族
觀看的距離

觀察小麻雀

梅窩的郭醫生


關於天氣

好熱好熱
木棉花
宮粉羊蹄甲
下雨天
蘇拉吹襲的一天

最大雨的一天

大雨與斑鳩
相當寒冷的日子

貓生的第一聲響雷

魔羯的速度

關於快樂


休息是為了休息
解結
筆記:休息了個幾月之後
人和我之間
值得快樂
新年的第一天
筆記:關於快樂
慢生活
一夜安眠
活著


關於社區

土瓜灣的社區書店

大嶼山菠蘿
天星小輪
横水渡
在大嶼山種椰菜

九龍城的戰前唐樓

龍虎山的小白屋
住在舊區
野餐
過年

 

關於記號


角落生物
迷你投票活動
畢業快樂
心理測驗
病的記號
萬能書包
回到過去車站
靈魂的疤痕

稱讚要及時
一點光


關於寫作

《步》的故事
寫作前做家務強迫症
陳年夢想
尚未抵達
努力與天份
租房子寫的詩

手工書
我買了一部電子閱讀器
同一座山
寫作課

內容節錄

 

觀看的距離


鯨魚來港給人類包圍觀賞至死,很難過,所以寫下這篇。


夏天的「香港燕子季」結束了,今年和燕子的緣份很淺,不像往年夏天總是目擊著燕子長大。從前住在觀塘,樓下常有燕子出沒,燕子非常親近人類,甚至比麻雀更不怕人,樓下茶餐廳的招牌總有燕子築巢,似乎不知道這裡是人類的餐廳,是一個進食動物的地方。

 

燕巢的位置是人類伸手可以觸碰的高度,晚上,燕小孩睡在燕巢裡,燕爸媽則睡在燕巢旁邊可供站立的位置,茶餐廳外面有一些廿四小時亮燈的光管,燕子卻不怕熱也不怕光,把自己縮成一顆圓形毛球,鳥頭靠在自己的鳥背上面安心睡覺。感謝燕子那麼不怕人,我才可以近距離觀看一隻鳥的行為。我想,茶餐廳的老闆和員工也是歡迎燕子的,所以燕子年年住在這裡。


後來搬到離島居住,更是四圍都是燕子,郊區的燕子比市區的燕子更早抵港,二月已經看見燕蹤。我每年都看著燕子築巢、孵蛋、小燕破殼而出再長大離巢,今年甚至看見一個一巢六小燕的燕子擠迫戶。烏書說,「燕子通常一巢三至五隻小鳥」,因為這項資訊,我經過燕巢總會「數鳥頭」,也確實通常只看見一巢三至五隻小燕,另外加上燕父燕母各一。這是初夏的燕子陣勢。


盛夏的燕巢更是燕多勢眾,因為第二巢燕子也出世了。初夏生了一巢燕子,待牠們長了羽翼可以離開燕巢,燕爸媽立即在原本的燕巢再生蛋,這巢燕子出生了,睡在巢裡,巢外除了燕爸燕媽各一,還有那些剛長羽翼、剛學飛翔的燕哥和燕姐,兩群航空新手跟著燕爸媽學飛,常常站在電線上努力保持平衡,風一吹,牠們拼命拍翼才很勉強地繼續站在電線上。成鳥的飛翔是淡定的,幼鳥的飛翔是尷尬的,夏天遍去,燕爸媽就帶著這六至十隻香港出世的小燕一起離港。


說回那一巢六口的小燕,牠們的父母應該是人類忽然有了三胞胎或四胞胎的概念,雖然想要育兒但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要育那麼多,而且燕子在產蛋之前應該不知道會有那麼多隻蛋,所以牠們築的燕巢沒有特別大,六隻小燕只好拼命把烏身塞在巢裡不要跌下來,又拼命把鳥頭伸出巢、張大嘴巴希望爸媽把辛苦捉來的蟲子塞進自己嘴巴裡。六燕的鳥巢在商鋪旁邊,巢下人來人往,我刻意走遠一點,和燕巢保持距離再細看牠們。

 

我不會假設野鳥不害怕我,我是一隻比牠們大很多的動物,難得牠們找到一個安心棲息的地方,如果牠們因為受驚而要另覓居所,太可憐了。即使牠們不害怕,我也不想走近牠們,不想和牠們建立情誼,人和鳥的最理想關係是共享同一社區的資源,而不打擾彼此。


有些動物,例如白鴿,一見人就衝過來討吃,牠們其實是怕肚餓多於怕人類。聽過一個說法:燕子是為了躲避猛禽攻擊,才在人類居所築巢。所以牠們不是不怕人,而是更怕被猛禽捕食。人類眼中愈是嬌小可愛毫無殺傷力的動物,在大自然裡愈是弱勢。


我不想和野生動物建立感情,每次遇見人類強行把「人性」加在野生動物身上,我就很頭痛,人類有獸性,獸類卻沒有人性,何必把「我要擁有一個野生動物朋友」的貪念加諸於一隻動物身上?然而這類人勸導不到,也教導不到,因為他們的眼中只有「我」,就連看見一隻野生動物也只想著「我」怎樣獲益,而不是怎樣善待動物。

 

觀鳥,或是觀看任何野生動物,請保持適當距離,不要讓動物發現你在看牠。當牠留意到你留意牠,請離開吧,牠已經有壓力了。(如果野生動物留意到我而毫無壓力,那可能是因為牠兇,我開始有壓力了……)

 

兩年前,我在住處樓下遇見了人類一家三口,父親推著嬰兒車,母親拿著一袋麵包不斷把麵包撕碎拋上燕巢,我請他們不要這樣做,人類父母表示他們已在燕巢下面站立很久,燕爸媽一直沒有飛回來,擔心小燕餓壞才買了一袋麵包餵鳥。我說,燕爸媽一直不敢飛回來,就是因為他們站在燕巢下面,請他們先走開兩米。我和他們走開十步,燕爸媽立即飛進燕巢餵仔。


2023 年8月
2025 年3月修訂

 

——摘自本書 P.42 - P.46 

Collapsible tab

Add additional product informations

閒 // 趙曉彤
  • £15.00